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 中天鋼鐵提升智能制造水平
本報訊 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全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,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今年上半年,中天鋼鐵集團實現營收601.4億元,完成煉鐵533萬噸、煉鋼610萬噸、軋材587萬噸,分別同比增長12%、13%和12%,產量、質量、降本等主要指標穩中有進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,1-4月份全國1000萬噸鋼規模以上企業中,中天鋼鐵利潤增長16.2%,位居第一。 軟件更智能、機器人更靈巧、生產線更聰明。在中天鋼鐵的4個省級智能車間,“一鍵煉鋼”全面推行,自動導引車靈活穿梭,掃描槍快速精準質檢。在這些看得見的智能設備背后,是一張“看不見”的5G網支撐著生產數據采集、倉儲物流管理。目前,中天鋼鐵正打造常州首個5G智能園區,逐步實現從產品設計到生產調度、故障診斷等各環節的智能化驅動,在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同時實現個性化、定制化生產制造,集團也因此成為全國鋼鐵行業首家“5G+工業互聯網”集成創新應用項目試點示范。 以科技創新、綠色發展為鮮明導向,中天鋼鐵持續發力。近一年來,全球首創“脈沖磁致振蕩+電磁攪拌”連鑄技術、首套連鑄中間包冶金技術,國內首創MINI軋機優特鋼軋制技術,獲全國冶金科技進步獎三等獎。今年上半年,集團累計開發新品37項,非金屬夾雜物攻關取得新突破。同時,集團率先在行業內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,關停唯一燃煤發電機組、并網投用分布式光伏項目、投運長江流域首艘千噸級電動貨船,實現了綠色清潔能源大幅應用。世界鋼鐵協會日前公布全球前50大鋼企榜單,中天鋼鐵位列第36。 “在持續攀登中,體現企業核心價值和社會責任。”中天鋼鐵集團董事局主席、總裁、黨委書記董才平表示,團結可以戰勝一切,今年以來中天鋼鐵不裁員、不降薪,免費供應一日三餐,解決員工健康安全、生活保障之憂。在全體員工的支持下,集團一次性捐贈4000萬元支持政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,并籌募愛心款45萬元慰問常州馳援湖北的108名醫護人員。 沿海布局,開啟二次創業。位于海門港的中天綠色精品鋼基地,作為全省優化產業布局、加快鋼鐵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項目,已完成接電入網、吹填土、招投標、EPC合作簽約等環節,即將全面開工建設。中天鋼鐵集團副總裁、項目總指揮董力源表示,該項目主要生產國內領先、國際一流的精品棒線材,將按照世界一流環保標準建設,實現廢水、廢氣循環回收再利用,并大幅采用太陽能、風能、海洋能等綠色清潔能源,勞動生產率將達每人每年2000噸鋼以上,確保長期保持國際領先的生產效率和成本競爭力。(王晶晶 朱元潔 馬浩劍)